公众对于化工,是必需的,又是躲着的。如此关系,如何改变?
这些天,化工学科强势的华东理工大学,正在排一张特殊的大课表。下月起到今年底,年营收800多亿欧元的全球头号化工巨头——巴斯夫,要请400家中国供应商到华理回炉。课程只有一项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培训。
按计划,在5年内,经过筛选的国内2000家供应商,将分批接受这种“强制培训”,并必须通过可持续评估与审计,才能获得新的供应商资格。此举,对于被安全和环保事故牵涉、并被戴上“绿色紧箍咒”的中国企业,仍是一件新鲜事。
事实上,这项联盟式的培训已成为准国际标准,被称为“TFS”,也就是“携手可持续发展”的英文缩写。因为TFS最初由巴斯夫、拜耳、汉高等6家跨国化工企业发起,之后不仅快速拓展到全欧洲,连美国的杜邦、陶氏等,也加入了这一新的“大佬俱乐部”。不过,包括“几桶油”在内,还没有任何中国企业跻身其中。
可以说,世界化工老大已经开始超前实施企业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更是一种企业竞争力,这种价值观也更是一种行业软实力,恐怕也更是赢得未来市场竞争的砝码。然而,不知是不是一种遗憾,当跨国公司以准入标准的方式布局整条供应链时,国内企业还只是作为被培训者、被教育对象,走进大学课堂,并且必须按照一份审计清单,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考试”。据称,二季度,以巴斯夫、杜邦为首的欧美巨头就将在中国石油化工发展创新论坛上阐发这样的行业整合理念,这被认为是跨国公司对中国石化行业带来的一轮巨大挑战。
设想,如果位于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经过一轮国际化标准的筛查与选择,优胜劣汰。那么,洗牌之后,未被选择的中小供应商,进入哪条供应链呢?恐怕就是可持续发展标准比较低阶的供应链,不那么安全、不那么环保的供应链。如此一来,到了产业链下游的化工产品,不但过程与品质不可控,而且缺乏最基本的市场认可与客户信任。
负责培训的华理商学院院长在准备课程时发现,上世纪70年代的老照片显示,金山石化城建厂之初,老百姓欢天喜地,带上铺盖卷,挑担参加建设。而今,这样的场景似乎再也无法重现了。那么,包括石化企业在内的中国公司,至少本着一种企业社会责任与道义,应当主动靠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重建企业与社会的正向关联。是时候严于律己、拷问自身了,别让跨国公司走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