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能源“十三五”规划两年内完成
据媒体报道,“十三五”能源规划编制、上报时间表已经确定。目前,国家能源局已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成立由能源局局长吴新雄为组长的规划领导小组,组建能源规划咨询工作组,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规划编制。具体而言,第一阶段:2014年12月底前,主要是开展前期基础工作,研究形成能源“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第二阶段: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开展能源“十三五”规划起草工作;第三阶段: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开展能源“十三五”规划上报等工作。目前,“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方案已经能源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并印发。
据6月底召开的国家能源局组织“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消息,规划要重点关注九个方面问题: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增强国内油气供应能力、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煤炭、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安全发展核电、拓展能源国际合作、加强石油替代和储备应急能力建设、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
氯碱行业呈现“氯碱齐低”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消息,由于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烧碱、PVC市场双双探底,价格持续下滑,国内氯碱生产企业近年“以碱补氯”的盈利状况正发生改变,运行呈现氯碱齐低的趋势。中国氯碱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快行业节能降耗、优化重组、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下半年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日本化工业新财年开局受挫
截至6月30日的本财年(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第一季度,日本主要化工企业业绩表现不佳,只有个别企业实现增长。三菱化学、三井化学、旭化成、东曹和宇部工业的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只有住友化学和帝人公司业绩获得较大幅度的增长。
对此,日本化企纷纷表示,虽然美国经济继续复苏,欧洲经济也有所改善,但日本化企主要依赖的出口市场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此外一些地区政治的不稳定凸显了地缘政治风险。日本经济虽然继续稳步复苏,就业人数也在增加,但是消费者支出趋软,主要是受到日本从4月1日起将消费税率从5%上调至8%的影响,这是日本自1997年以来首次上调消费税率。
乙烯价格持续上涨 有望带动石化行业景气上升
据市场机构分析,石化行业今年将有望迎来景气反转,复制03、04年的高景气。而从今年乙烯价格看,基本符合了这一判断,从去年10月至今,乙烯价格从6200元/吨累计上涨了近50%至9000元/吨,创出了08年至今新高。
分析认为,本轮乙烯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8-10年的产能周期影响。2013年后,油头乙烯已经停止产能扩张,而气头乙烯目前更多的集中于对油头乙烯的产能替代,增量产能要2018年后才能投产,而煤化工产能的投放这几年也低于预期。因此我国油头乙烯的开工率已从2012年的89%左右提高至13年下半年95%左右,接近了历史最高开工率。所以其后增产空间已经非常有限,随着需求的增长,供给开始出现紧张,价格也随之上涨。
有机颜料行业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
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有机颜料行业年会和高端涂料产业园建设研讨会上,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擢指出,当前国内有机颜料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013年,全国有机颜料产量27.4万吨,产能过剩量达到50%左右。与此同时,国内有机颜料行业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缺少高科技新品种支撑,尤其在化学合成、颜料商品化等方面与国外还有不小差距。目前国内有机颜料行业的产能过剩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即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近两年国内有机颜料产量不小,但利润不理想,与此关系很大。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加强科技创新,同时倾听和满足涂料、油墨、色母粒三大用户群的需求。
7月化工市场一枝独秀
据生意社价格监测, 7月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化工板块环比上升的商品共57种,其中涨幅5%以上的商品共11种,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9.6%;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醋酐(25.57%)、丁二烯(19.88%)、环氧丙烷(11.38%)。环比下降的商品共有53种,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共7种,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6.1%;跌幅前3的产品分别为甲酸(-10.21%)、1,4-丁二醇(-7.52%)、维生素B5(-6.74%)。分析指出,推动7月化工市场上行的动力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市场供需失衡,季节性检修以及装置意外停车一度造就醋酸、醋酐等明星产品;外盘价格拉涨;贸易商与厂家的积极炒作。
化工巨头纷纷上调MDI价格
万华化学最新发布的8月份挂牌价执行在15700元/吨,较7月份挂牌价一举上调了500元/吨。此前陶氏化学宣布,自2014年8月1日起上调美国地区所有细分市场以及终端领域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价格,上调幅度为0.06美元/磅。几乎同时,巴斯夫也宣布8月聚合MDI挂牌价上调500元/吨,报15500元/吨。拜耳的最新MDI挂牌价则为14800元/吨,上调300元/吨。国外三巨头罕见地同时调涨8月MDI报价,被视为整个行业出现逆转的信号。据分析,今年以来国内MDI价格跌跌不休的原因之一是海外误判中国需求形势,大量货源出口中国所致。此前的6月份,国内聚合MDI成交价已跌至历史最低的14500元/吨。
四川将限制新上高耗能项目
8月1日起,《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正式施行。新修订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强调,从源头上把关,提出了结合能源消费总量和增量控制目标,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其中规定,超过能源消费增量和总量控制目标的地区,限制新上高耗能项目。
欧洲聚烯烃产业面临压力
第22届IHS聚乙烯聚丙烯产业链全球技术和商业论坛消息,全球塑料产业正处于十字路口,由于北美地区基于页岩气及中国基于煤制烯烃技术生产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欧洲烯烃和聚烯烃行业发展正面临较大压力。{mafacms:page}
【科技进展】
乙烯精制催化剂升级MTO工艺
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开发的新型LY-C2-MTO乙烯精制催化剂,已在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年煤制烯烃(MTO)项目上,作为首装催化剂进行了近一年连续工业运行。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达到装置要求。目前,反应器入口配氢量为40μL/L,入口乙炔含量2~5μL/L,入口温度维持在32℃,反应器出口检测不到乙炔,该指标达到同类催化剂领先水平。
新型PVC低汞催化剂工业化
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李伟教授主持研发的用于聚氯乙烯(PVC)的新型低汞催化剂已经实现工业化批量制备,并在多家国内PVC企业获得工业应用,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据介绍,新产品在业内专家鉴定会上得到一致认同,已经进入市场投放阶段,在万吨级PVC工业装置上已装填催化剂100余吨,生产出合格产品10万余吨。而目前该课题组研究的更加绿色环保的无汞触媒技术正在国内PVC龙头企业进行中试实验,进展顺利。
二氧化碳有望高效制备甲醇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科学家8月1日宣布,其与塞维利亚大学(西班牙)和委内瑞拉中央大学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可将CO2转化为甲醇的高活性催化体系——铜-铈界面组合。新催化剂体系将CO2转化为甲醇的速度比纯铜微粒快1000倍, 比目前工业使用的常见的铜/氧化锌催化剂快近90倍。
据悉,联合研究团队此次对CO+活化给出了完全不同类型的实验和理论依据:这就是铜-铈界面,它对甲醇合成具有高度活性。金属和氧化物中心在铜-铈界面上的组合为CO2转化为甲醇提供了有利的反应途径,而不是借助于Cu-Zn合金。联合研究团队探索了铜和二氧化铈纳米颗粒组成的催化剂,有时也混以二氧化钛。
【资产重组】
英力士携手Doeflex合并PVC业务
日前,瑞士英力士与知名复合材料生产商Doeflex如愿收到来自欧盟的PVC业务合并许可。Doeflex方面表示,并购一事预计将于今年9月初正式完成。新组建的PVC业务单元将被命名为Ineos Compounds,由双方经验丰富的综合管理团队共同经营。有消息称,该并购事宜一旦完成,欧洲PVC市场上将会出现一个竞争实力及其雄厚的生产领导者。据预计,届时两家公司新组建的PVC业务单元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亿欧元大关。
【投资建设】
巴斯夫计划未来6年继续对华巨额投资
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侯宇哲表示,未来6年计划将继续巨额投资中国,同时也将通过这些投资带动其在中国的销售与研发业务。巴斯夫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在2020年预计将增加到120亿欧元。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巴斯夫将通过跨业务部门的业务拓展行动、投资、创新和收购来实现强有力的增长。根据巴斯夫亚太区的“智能增长”战略,巴斯夫将在2013年到2020年间在亚太地区投资100亿欧元,其中约有一半投资在中国。据有关专家介绍,到2020年,巴斯夫全球25%的研发活动将在亚太地区进行,并且在亚太地区75%的销售额来自本地化生产。
世界单线最大己内酰胺装置开车
8月4日10时58分,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装置一次开车成功,装置运行平稳,产品己内酰胺达到优等品质量标准。此前,天辰耀隆903装置于8月1日一次性开车成功,顺利产出合格的硫酸铵。至此,世界单线产能最大的己内酰胺项目生产线全线投产。
【安全环保】
中国成功研制燃气监测系统 0.05秒测出泄漏点
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研制的“城市天然气管网监测系统”,近日通过了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系统在50毫秒内可迅速检测出泄漏点,检测灵敏度达到0.05%,有望实现产业化推广。专家鉴定组副组长李颜强认为,该系统的亮点在于可以对每一辆运行中的燃气运输车辆进行定位和泄露监测。通过与北斗定位系统的一体化融合,把燃气运输车辆的安全状态实时传送,一旦发生泄露立刻向驾驶员和监控中心告警。
IMF首提能源税提高最易促进环保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一本新书中称,全球多数国家的能源税远低于应反映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及健康有害影响的水平。这是IMF首次具体阐明对156个国家中煤炭税、天然气税、汽柴油税适当水平的观点,以反映这些燃料的完全成本,其中包括二氧化碳排放、空气污染、拥堵和交通事故。对此,各国不应当只是等待关于环境政策的全球协议,而是应当推进调整各自的能源价格。如果操作得当,提高能源税应该不会伤害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