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政策猛如虎,涂料行业焉能不“回暖”?

   日期:2024-10-23     来源:广东媒体中心    浏览:56    
  10月1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财政部部长助理宋其超、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出席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五部打出重磅“组合拳”

  中国房地产迎来“大救星”,仿佛为整个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10月1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财政部部长助理宋其超、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出席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image001

  会议规格非常高,中央五部门联合,打出重磅“组合拳”,这是要给房地产,尤其是涂料行业,带来了“回暖”的预期,来了一剂“猛药”。

  简单梳理一下,发布会释放的重点信息有几点:

  第一,4万亿。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4万亿的信贷规模增加。

  住建部部长倪虹明确表示,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这无疑为房企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有助于缓解其资金链紧张的状况。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也强调,将合规房地产项目纳入“白名单”,并做到“应进尽进”,贷款资金拨付方式更是“简单粗暴”,旨在短时间改善企业的现金流。

  这对于那些原本苦苦等待资金回流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第二,100万套。

  旧改市场,这可谓是一块庞大的蛋糕,每个玩家都想分上一口。

  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项目的提出,更是为建材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倪虹表示,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调查显示,仅在35个大中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170万套,其他城市也有改造需求;全国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50万套。

  这次提出的新增实施100万套主要针对条件成熟、通过加大政策力度可以提前干的项目,主要采取货币安置的方式,将更有利于群众和自己意愿选择合适方式。

  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这些项目的推进,不仅将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也将为建材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148万套。

  148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筹集,也是政府保障民生、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举措。

  倪虹强调,各城市政府在结合当地实际优化完善房地产政策的同时,一定要加大保障力度,兜牢住房保障这个底线。

  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已经建设筹集了保障性住房148万套(间),到年底可以让450万新市民、青年人住进保障性住房。

  公租房保障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实物租赁,还有一种是货币化补贴。关于购买的方式,就是对于有一定经济能力,虽然暂时买商品房还有困难,但是可以购买保障性住房。主要是以需定建、以需定购。筹集房源也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新建,还有一种是购买符合条件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总结起来就是:救房企、去库存、保民生。

  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部长倪虹还给出了重要判断:

  中国房地产经过三年不断调整市场已经开始筑底。

  回看“924新政”以来,高层一再强调要稳住房地产:

  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从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到花式引导各种长线资金入市,要向楼市注入天量资金。而且,土地央妈下场接盘、房子央妈下场接盘。

  9月26日最高级别会议召开,会议给房地产的定调是: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image003

  再然后是各地政策的跟进,上海的“沪七条”,北京发布“930”新政,深圳宣布放宽限购,广州直接全面取消限购。

  相关政策发布以来,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建商品房销售等主要指标降幅继续收窄,特别是9月底以来,一手房看房量、到访量、签约量明显增加,二手房交易量持续上升,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媒体报道,多地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加码,一线城市楼市全线回温。下一步,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项一项抓落实,把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出来,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然而,尽管政策风口强劲,但真实的市场情况往往比故事复杂得多。政策能否落到实处,能否真正转化为市场的实际需求,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对于涂料行业来说,虽然政策带来了“回暖”的预期,但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总的来说,房地产政策的猛如虎,为涂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政策的推动下,涂料行业有望迎来一轮“回暖”行情。但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政策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因此,涂料行业需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