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对武汉双虎涂料公司(简称双虎涂料)来说,不算首次。78年前,这家老牌企业曾因抗战迁至重庆,战后又迁回武汉。
工作人员正在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双虎涂料从原材料进厂入库到成品出库,全部实现自动化。
从硚口古田搬到武汉化工新区,已经一年多,双虎涂料有哪些变化?近日,我们来到武汉化工新区力诺产业园。
一进大门,几栋古朴、别致的建筑映入眼帘,这是新厂配套所需的食堂、综合楼以及研发中心等。
高耸的厂房、塔楼和管道间,不时可见绿色的植被、流动的水景。各条生产线正加紧生产,但听不到机器轰鸣,看不见浓烟滚滚,也闻不到刺鼻气味。
新厂仍处于恢复性生产阶段,但今年销售收入突破2.5亿元已成定局,将超过往年2亿元的最高峰。“双虎是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品牌,我们要重振旗鼓,再创辉煌!”公司现任总经理苗俊杰是“85后”,如今重任在肩。
市场认可的老牌子
双虎涂料的前身,是“建华制漆厂”,1928年由民族资本家林圣凯在汉口创立,商标先叫“飞熊”,后来改为“双虎”。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国企上市等,曾入选全国重点保护品牌、中国涂料行业最具竞争力十强等。1992年,在全国大型企业中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1996年在沪市挂牌交易,成为中国涂料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但是,由于收购企业热衷资本炒作,无心经营实业,导致生产经营混乱,双虎涂料一度沉沦。
2001年,山东力诺集团并购重组,改为民营。由于在资本市场元气大伤,此后多年一直不温不火,勉强维持。
去年3月至7月搬迁改造期间,双虎涂料老厂停产,新厂接不上,生产断档导致短期缺货,不法商家趁虚而入,盗用双虎品牌制假售假。双虎涂料经销商由以前80多家,一度降至40多家。
今年以来,双虎涂料生产经营恢复正常,经销商重新回升到60多家,“说明市场还是认可这个牌子。”苗俊杰说。
设备自动化智能化
老厂面积不到百亩,在岗职工800多人,新厂面积扩大至186亩,几乎是原来的两倍,人员反而减少三分之一,仅550人左右,这得益于生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
双虎涂料生产总监付雯莉说,建新厂花了3.8亿元,完全按现代化标准建设,生产全封闭,各车间之间密闭式管道,就是原材料、半成品输送的渠道。全封闭生产不仅大幅降低安全风险、原材料损耗、污染物排放,也提升产品精细化程度,更具竞争力。
监测显示:双虎涂料搬迁改造后,生产效率提高3倍,温控误差在0.5℃以内,能耗下降30%。采用管道输送,降低粉尘排放95%以上;通过活性炭吸附,降低废气排放90%以上;通过综合利用工业余热,实现污水零排放……
双虎涂料树脂分厂控制室内,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端坐电脑屏幕前,紧盯生产线上平稳变化的数据。“现在跟坐办公室没什么两样。”26岁的金楚胜来自麻城,大学毕业后进入双虎涂料,曾在古田老厂上班。他说,老厂生产线瓶瓶罐罐多,需要100多个工人;新厂生产线有1200多个阀门,通过电脑控制,5个人足够。一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三班倒仅需十几个人。
记者看到,从原材料进厂入库到成品出库,全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即使是产品堆放,只要轻点鼠标,设备都会自动抓取。
“百年老店”重拾荣光
龚邦利已经85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担任双虎涂料厂厂长,如今身体仍然硬朗,“当年厂里有一幅对联:造世界上各种油漆,供宇宙间各种色彩,横批是:双虎走向世界。”他感叹,这样一个有历史积淀的民族品牌,一定要做成“百年老店”。
重拾荣光,关键要苦练内功——找准市场定位,提高产品质量。
去年10月,在双虎涂料新厂区召开的防护涂料技术及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高性能、环境友好型涂料是未来发展趋势,双虎也迈开转型发展的步伐。
过去擅长做油性涂料产品,现在要尝试高性能、水性涂料;过去主要做家装,现在要迈向工装……
黄鹤楼、鹦鹉洲大桥、武汉火车站等地标建筑,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等大型工程以及西安大雁塔、嵩山少林寺等全国知名景点,都曾使用双虎涂料。如今,双虎涂料开始为神龙公司、东风日产、重汽集团配套生产汽车涂料。
苗俊杰表示,涂料行业国际大品牌较多,竞争激烈,市场也趋于饱和,但涂料行业有一定的销售半径,本土企业仍有发展空间,“未来将围绕汽车涂料、工业涂料等核心主业精耕细作,重点推出各种环保型产品,打造全国涂料生产龙头企业。”
目前,双虎涂料已完成武汉、上海研发中心建设,海外研发中心正积极筹建中。从古田走出的这头“华中虎”,正在积蓄力量,开始新的腾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