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零售业的升级路径

发表于2017/7/12 14:37:36| 来源真情家具| 作者CNCIA

摘要:国内家居零售业的业态与国内家具制造业的业态同样存在着“供过于求”的问题。但是,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供过于求”,即是在中低档商品和低品质服务的层次上“供过于求”。

  国内家居零售业的业态与国内家具制造业的业态同样存在着“供过于求”的问题。但是,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供过于求”,即是在中低档商品和低品质服务的层次上“供过于求”。市场的竞争已迫使家具零售业必须进行兼并、重组,实现产业升级,创新出较为高级的业态。

  目前,中国家具零售业从总体商业面积来说,实际上已经过于饱和。以上海为例,2010年其民用家具市场的销售额为90亿元,而家居零售商场面积已超过35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年销售额平均约为2600元。根据家具零售的经验数据,每平方米的年销售额至少在1万元以上,才可以赢利。

  低层次的“供过于求”

  从全国的家具销售额与家具商场面积比来看,2010年,国内民用家具销售额约为3500亿元,全国家居零售商场面积以3500万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的年销售额平均为10000元。这个数字比上海要高得多,本身就值得怀疑。一是因为统计数字本身的不准确(如零售商场总面积的统计数字过于偏小),二是因为没有把库存积压量(每年全国家具滞销额估计为300—400亿元)计算进去,所以不能真实而准确地反映民用家具市场的销售状况。尽管如此,它仍然只处于1万元/每平方米这个“临界指标”。

  显然,国内家居零售业的业态与国内家具制造业的业态同样存在着“供过于求”的问题。但是,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供过于求”,即是在中低档商品和低品质服务的层次上“供过于求”。市场的竞争已迫使家具零售业必须进行兼并、重组,实现产业升级,创新出较为高级的业态。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

  从产业经济的观点看,现有的中国家具零售业进行全面产业升级的可行性路径之一,是家居用品的制造、销售两个产业部门需要逐步地进行剥离和分工,形成独立的商业力量。而家具零售业自身在发展中,还可与金融资本、工业资本相结合,逐步形成规模经济,并向跨国经营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家具零售业处于家具业的领袖地位,以家具商业来带动家具制造业,实现市场导向,使中国家具业成长为国际上强大的家具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品牌”,并进而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家具产品品牌”,实现自主设计、外包加工、国际网络销售俱全的家具品牌产品,或者概括地来说,就是如同“宜家”一样,建立跨国经营的中国家具品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逐渐让位于以投资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一个国家的产业要获得不断发展,必须要实现全球投资、全球生产、全球销售。这也是我国家具业的发展方向。但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规模化经营。只有通过规模化经营,才有可能将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依据全球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合理配置,并通过全球战略性协调,使其为全球生产和市场服务。

  以我国木制家具业为例,如果从理论上按照其价值链环节次序,依据区域比较优势进行配置,可以把实木资源供应定位于俄罗斯和东南亚、非洲、南美的国家,人造板资源供应定位于国内的人造板生产区如山东、江苏等地,而设计活动集中在欧洲如意大利、法国、芬兰和瑞典等国和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及国内的香港、台湾和内地的具有设计实力的城市,加工过程则主要安排在国内进行,最终通过全球销售网络输送到终端消费者手中。

  这种全球范围内的规模化经营,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并通过战略协调,最终实现产业整体规模经济效应的最大化。

  “三足鼎立”难有真正赢家

  但是,摆在中国家具零售业面前的现实却是出现了新的博弈格局。最近“中国家具经销商联合会”已经开始进入实际运作阶段,而制造商们的“中国家居品牌联盟”也声称已有60家加盟,总产值超过300亿,每个品牌缴纳“入盟费”100万元,已募集到6000万元,它的主要用途是为制造商与经销商的博弈中提供财政支持,并在适当时机适当地方收购中、小型商场来进行自营。

  这样就形成了表面上“三足鼎立”的格局:专业市场与经销商、专业市场与制造商、经销商与制造商相互博弈,或者说白了是一场“战争”。目前来看,各“参战方”的实力并不一定均衡,经销商与制造商各自的联盟其实较为松散,是否具有够强的“战斗力”,要打一个问号。即使三方势均力敌,在这场“战争”中,也许并不会有真正的赢家。

  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谁赢谁输,而在于中国家具业亟需实现现代化,取得整体繁荣。这就需要家具业的全体从业人员有足够的勇气进行改革,而且有足够的智慧找到共同发展的路径,实现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